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散文 >> 内容

谭丽莎: 断 桥 (原创)

  核心提示: 六岁的时候,我随父亲工作调动回来上小学,全家四口临时住进母亲单位的公房。 红砖红瓦的起脊房十间一排,一共三排,漂亮整齐。我们分到最后一排的东头两间,还带一个小院子,是人家住过的,母亲说这户人家很讲...
谭丽莎: 断 桥 (原创)

      六岁的时候,我随父亲工作调动回来上小学,全家四口临时住进母亲单位的公房。
      红砖红瓦的起脊房十间一排,一共三排,漂亮整齐。我们分到最后一排的东头两间,还带一个小院子,是人家住过的,母亲说这户人家很讲究,墙壁洁白无瑕,厨房布置得啥是啥地方。
      只有母亲上班最方便,出门五十米就是工作地点。我们上学和父亲上班都不方便,父亲单位在东南方向,我们上的小学在东北方向。
      母亲早上五点多就起来做饭,父亲六点半送我们上学,然后折回去单位上班。即便如此,父亲和母亲还是很高兴,他们结束了五年的两地分居。

      家到学校约三公里,父亲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前面带横梁的永久牌大链盒自行车。妹妹就坐在横梁上,我坐在后座上,每天与父亲一起飞奔在上下学的小路上。路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田地和树林,一年四季的农作物是沿途最美丽的风景,放暑假的时候可以到林子里听鸟叫,捕蝉。

      出门不远有条河,河上是用十五块预制板搭建的简易桥,横五块,竖三块。桥没有栏杆,冬季的溜冰天走到上面脚打滑,好在桥面比较宽,走到中间即使滑倒也不至于跌进河里。即便如此,人们称它“危桥”。

      多年以后,回忆起父亲在冬季的溜冰天送我们上学的场景,依然感觉惊心动魄。父亲骑车带着我和妹妹滑行在预制板的冰面上,雨还在下,寒风嗖嗖,妹妹坐在前梁带着手套撑起伞,我在后座搂紧父亲的腰,脸贴在他后背,我们一起喊着“嗨、嗨、嗨……”,前轮在父亲的掌控下呈“S”状小频率的快速扭动,六只眼睛紧盯地面与车轮的接触点,紧张得只敢出气儿不敢吸气儿,然而最后总能平安度过。

      我童年的安全感就来自父亲高超的车技,他总能护我们周全,有他在,所有的困难都会在瞬间迎刃而解。

      那桥突然坍塌。最东面的五块预制板,东头齐刷刷坠落,只剩另一头稳稳的搭在河里耸立的水泥墩上,那形状像幼稚园的滑梯。“危桥”成了“断桥”。

      人们的确是勇敢的。也许有人因此而绕行(那要掉头往西好远再向南,最后绕到向东的柏油路,会多出三倍的路程),但终于还是在绕行几次以后放弃,又经过断桥到了对面的路,继续行程。有些显而易见的困难一旦克服,还是比绕行节约时间。

      我们经过那里,开始是要下车的。徒步从土坡的南侧绕到路上,再开始骑行。

      过了些日子,对面的土好像被人铲去了些,于是那陡峭的坡由九十度变成了六十度、四十五度。人们就不需要再从南侧绕行到路上了,而可以直接从四十五度的土坡上去。
      在一个早晨,父亲说:“坐好了,我们骑过去。”于是妹妹握紧了前把,我抱紧父亲的腰,我们仨屏气凝息,飞鸟一样向峡谷俯冲,又越过高山,终于回到一马平川的正常轨道,然后一起欢呼,庆祝胜利。然而那往往是夏季,并且没有雨。下雨下雪天阴路滑的冬季,还是要绕道而行。

      一个周末,学校包场看电影,父亲因为开会耽误了接我们的时间。他在路上遇到了妹妹,却错过了我。

      冬季天黑得早,也黑得快。我决定自己回家。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回家,觉得学校到家的路太长了。走到那个必经的庄子,已经没人了。狗开始吠,不止一条,此起彼伏,我是最怕狗的,不敢看也不敢跑,装作镇定自若的样子赶路,心里吓个半死。

      走到桥边,因为刚下过雨,桥面已经结冰。横亘在前面的断桥,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虽然预料到走这条路不一定能过去,但想想那三倍远的绕路程,即使都是柏油路,不断行人和大车,我一个背着书包的八岁女孩独自走在那里岂不是更危险?还不如就选择这条近路,正因为它的人迹罕至,反而安全。

      后面的群狗一直朝我的方向狂吠,仿佛马上要跟来,我怕遭到狗的围攻,不敢再迟疑,毫不犹豫地从那四十五度的土坡上下来,像一下站到了沟底、站到了鳄鱼的嘴里。那天,我平生第一次感到恐惧。两边是呜咽的河水,仿佛要漫过我的身子,天已经完全黑下来,暗向我压来,北风刮到脸上如刀割,而身后的狗好像还在闻着气味追我。

      桥好高啊,这预制板能有多长呢,我在下面怎么看不到上面呢?

      从预制板的斜面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面太滑了。只有从这五块板的四条夹缝想办法,但那夹缝太小了,而且被雨水冻成的冰糊住了。

      好在那夹缝里还有窝着的铁钩,虽然就凸出一点,那也是唯一可以攀登的可能了。

      我试着从中间爬,可中间那两道铁钩几乎与预制板在同一平面,手根本抓不住,更别说脚了。南面的也够呛,只有最北面那条缝,好像还大一些,铁钩也更凸出,但铁钩的位置又高过了我的身长。

      我把手套脱掉(得感谢母亲将我的两只手套用一根粗线连起来),手套就挂在了脖子里。我将身子趴在两块预制板中间,用手去抓铁钩,果然没有抓到,手也很快冻僵了,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我几乎绝望了。
      河离我那么近,几乎要把我吞噬。我感到越来越冷,几乎冻僵了。

      但我不敢哭,怕哭声引来身后的狗,或者引来人。狗可能只会对着我叫令我恐惧,人可不一定。

      他们若发现这里站着一个哭泣的小女孩,会不会滋生出心头的恶,将我掳走卖掉?或者挖去我的心、砍掉一条腿一只胳膊?

      人有时候比狗还恶。学校的一个男同学他妈五十多了,他弟弟小时候被人贩子弄走了,他妈快疯了,后来又有了他,他妈的疯病才好些。

      还有人说大街上缺胳膊少腿要钱的都是人贩子致残的,要的钱都要上交。

      然而我不相信自己这么倒霉,但还是要积极想对策应付。

      最后我想好了:要遇到人来我就哭,哀求他送我回家,告诉他我的家就在桥对岸。也许这会引起他的怜悯,激发他的善,将我举起爬过这座桥送我回家也说不定。

      但这种可能性不大。晚上出来的多是坏人,他们白天做坏事怕被人发现,所以在月黑风高的夜里出来作案,而好人只在白天做光明正大的正当之事。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好人好事与坏人坏事是很难断定的,一个好人也可能在青天白日下光明正大的做坏事,而坏人也有善念。善恶只在一念之差,善恶之间还有一段非黑非白的灰色地带。

      那个晚上,对着凛冽的北风,呜咽的河水,我想了很多很多。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独立的思考,第一次独自面对困难,第一次独自去想解决困难的办法。

      我突然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勇气。桥还是那座桥,在晴朗的白日它可爱又有趣,到了晚上就变得狰狞了吗?境由心转。父亲不在身边,可我骨子里流淌着他的血,他在不断地给我智慧与勇气。

      我鼓足劲儿跳了一下,手抓住了铁钩,然而又滑了下来,因为我的脚没有及时跟上去,身子由于地球引力很快下坠。

      我不断的尝试、总结经验,终于找到技巧,并且技术娴熟。我心里充满喜悦,手脚配合,努力攀爬,我的一只手扒到了预制板的顶端。

      我爬了上来,站起来,踉跄了几步,慢慢移动到桥的中间,小心翼翼地前行。

      突然,我看到桥头不远处,一个人裹着大衣正伸着头努力地朝这边张望,在四周空旷的田野中,这个又高又瘦的人看起来茕茕孑立,形单影只。

      那是母亲,她喊出了我的名字,并且疾步朝我这边走来,我奔过去,扑向那安全又温暖的福地。母亲的怀抱,永远是儿女最渴望的地方。

      母亲哭泣起来:“都怪你爸,开个会这么长时间,闺女都不要了!”“爸呢?”“顺着那条绕路去找你了。”“那你怎么在这等我?”“直觉。俺这傻闺女不走寻常路。”

      噢。直觉。母亲的直觉。她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等我仅仅是凭着直觉。那分明是爱的直觉。

      我们相拥在人迹罕至的小路,朝“家”的方向走去,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田地,断桥被抛在身后,越来越远……

      多年以后,即使遇到天大的困难,我都把悲伤与泪水咽到肚里。无非是桥断了,路不再通畅,要经历些波折,然而一定要爬上去,勇气是父亲给的,母亲,在桥上等着。

谭丽莎: 断 桥 (原创)

谭丽莎


作者简介:

      谭丽莎,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音乐教师。周口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师者行吟》《诗意盎然》《师墨飘香》。教学之余痴迷文学,在上下求索之中不忘初心,用真情之笔书写教育年华,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渴望人类诗意栖居、品味人生。


                                                         (编辑 文心)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