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思想理论 >> 内容

家风 社风 国风——读忽培元小说《家风》

  核心提示: 艾克拜尔 忽培元小说《家风》。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家风,这是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果。应当说,有了好的家风,才会有好的社风;好的家风和好的社风,奠定好的国风,自然也就会有好的世风。忽培元小说《家风》,...

艾克拜尔·米吉提(哈萨克族)

家风 社风 国风——读忽培元小说《家风》

忽培元小说《家风》。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家风,这是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果。应当说,有了好的家风,才会有好的社风;好的家风和好的社风,奠定好的国风,自然也就会有好的世风。忽培元小说《家风》,便揭示了往往被人们容易忽略的这一内在规律。
    小说别开生面地将矛盾集中展现在开篇。主人公老李在2014年的清明时节,一个春雨潇潇的日子,一厢情愿地携着儿子太行、儿媳秋云、孙女楠楠,风尘仆仆回到太行山深处的老家——小山村槐石峪。原本想让他们拜拜父亲李正修和连他本人也未曾谋面的烈士叔叔李正彤之墓,以期接接地气,让后代传承老李家的家风。不料老李在家乡亲人面前险些颜面丢尽。儿媳秋云出身高干,心性清高,像许多衣食充裕的知识女性,有志向、有追求,但更有许多莫名其妙的焦虑与忧愁,常常唉声叹气,甚至为自己“生不逢时”而徒生烦恼。她又是一位京城小有名气的诗人,一个据说网上有不少粉丝的当红诗人。儿子在银行系统工作,看上去孝顺。但是,过于看重物质的儿子和我行我素的儿媳的做派,让这个65岁的小老头儿几乎无所适从,脸上发烫。他知道儿子和儿媳处在老辈人难以启齿的“离婚”边缘。这并不是因为“一些都市小夫妻之间难以向外人启齿的细小分歧而闹别扭”,“而是对待生活的根本态度与人生目标似乎格格不入。”这显然不是老李一人心头之痛,也是新一代人人生之痛、社会之痛。

虽然儿子和他一起仔细清除叔叔坟前的杂草,孙女从山坡草地上采来鲜花献在二老坟前,儿媳秋云却远远站在那块巨大的石头上摆弄手机,怀里抱着黑白两色的苏格兰折耳宠物猫,苍白憔悴的面部表情显得十分忧郁,目光呆痴,与眼前的情景恍若隔世。即便孙女楠楠在喊:“妈妈,快来呀,咱该给两位太爷爷,不对,是革命前辈默哀致敬了。”对于女儿的喊声,作为母亲的秋云没有丝毫反应,她也许根本没有听见,或许是听见了只是不愿意搭理。“反正她的内心活动谁也搞不清楚。”当他们爷儿孙三代人为两位前辈跪拜默哀时,秋云则在一旁用手机拍着他们的背影。老李回头看到这个局外人一样的举动,心中顿时五味杂陈,痛苦不堪。
    矛盾就在傍晚爆发。弟弟和弟媳要老李一家“说什么也得在家住上一宿。”在老李记忆中无比温馨的石墙老屋,却引不起儿媳丝毫兴趣。当是否选择留下住在石墙老屋,抑或到县城去住宾馆时,小屋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儿媳毅然决然没有给老李一丝面子,要去县城住宾馆。留下一句“谁爱住谁就自己住,我可要回县城里去住。”就连儿子太行也未能挽回一点面子,儿媳独自悻悻然乘车连夜回了县城。只有孙女楠楠要和爷爷一起住石墙老屋。老李不得不感慨“我们老李家的家风历来就是和睦祥和、互敬互爱,大家团结一致,同甘共苦。”“可到了我儿子这一辈,一家人难道就连住进一间屋子的亲和力都不再具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人心的疏冷与松散,也就可想而知了。”当然,石墙老屋的跳蚤让老李几近彻夜未眠,这个几乎已被遗忘的小小的活物让他更为客观和豁达体谅,令读者对这位老者的心境更觉亲近。

家风 社风 国风——读忽培元小说《家风》
艾克拜尔·米吉提(哈萨克族)

    矛盾的焦点尤为触目惊心。在平山县烈士事迹陈列馆,当热心的马馆长听老李讲述李正彤烈士的事迹时,显得十分感动。孙女楠楠更是哭成了泪人。她的爸爸太行倒是歪着头斜视着孩子,感到莫名其妙。而儿媳秋云口气温和但言词激烈的表述,让老李暗暗一怔,听出了儿媳的言外之意,无非是说他这个当爷爷的就不该把孩子带到这些“死人”中间接受使孩子痛苦不堪的“负能量”。直到秋云突然发起飚来,重重地将怀里的宠物猫丢在地上,令在场的人瞠目结舌,她的公公老李心头一阵剧痛,呼吸也感觉困难。他不敢相信平日沉默的秋云会是这样。他不无感慨,“看来所谓提倡优良家风与关注红色历史,在她这样号称具有人类立场与世界眼光的诗人看来,都是毫无诗意的过时行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口号,那就是‘翻过去的一篇,永远不必再看’。”这种反衬铺垫使小说伏笔推向高潮。
    小说另一条线通过老李的父亲李正修当年驭使两匹马,千辛万苦用“架窝子”将牺牲在关中扶眉战役的叔叔李正彤遗体运回老家经历,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面。烈士的鲜血浸染的红色革命文化和古老的传统文化交相辉映,交融在一起,如泣如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之情,与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心理,丝丝缕缕,环环相扣,真实畅达,感人至深。历史与现实就像两条溪汇流在一起,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一切同样震撼着老李这个小老头儿的心灵,他不得不坐下来重新梳理和勾勒历史的脉络,由此撰写出《寸心的表白》,在媒体连载。他本以为这只是自己心迹的表露,不承想引起了读者反响。更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儿媳秋云、孙女楠楠、儿子太行,不知从何时开始都成了他的忠实读者。全家几代人有了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家都感到充实与兴奋。他家原本冷清了的书房,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尤其秋云的表现令人难以置信,这位当红诗人精神焕发得像个演员,更像是一个自信的朗诵艺术家,手捧报纸,站在全家人面前朗诵故事。老李在书房面对着叔叔的照片坐下来,倾听秋云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诵关于叔叔的故事。看着“当初自己排列上去的那些孤立呆板的方块汉字”,此时此刻,“突然就变得有声有色,”宛若“秋云心灵中放飞出的一只只美丽动人的小鸟。”老李为儿媳开始出现认知的转折深深感动,“感觉到自己的血脉里流淌着英雄家族的血液,就应该想着干点无损于英雄英名的事情。”
    夜晚,“儿媳秋云的朗诵仍在书房中继续”,想不到她完全成为了老李的一个忠实粉丝,甚至写出了新作《从历史中走来》。在博得女儿楠楠的赞美并提问时,秋云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问题,而是痴情地朗诵了烈士李正彤临上战场前的遗言:“这是我寸心的表白,当我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让这张被战争锻炼成的肖像,随着你们漂泊吧!”此刻,老李情不自禁地抚摸着那把似乎还保留着叔父体温的军号,顿时心潮澎湃,热泪盈眶。那是他十八岁那年,要参加工作离开家了,父亲给他讲述完叔叔的故事,慎重地取出珍藏已久的复制放大照片和那把带血的军号交给他。他虽然没有见过叔父,可是他的音容笑貌与深情的留言,在三名战士相继倒下之际,叔父奋不顾身吹响冲锋号的英姿便呈现在眼前。而父亲叮嘱他的那句话依然在耳畔回响:“让你的叔叔时刻陪伴着你,让我们老李家的家风时时提醒着你,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确,一代家风是要代代相传,在新时代尤为如此。这便是小说《家风》向我们揭示的厚重而质朴的生活真谛。

原载:《文艺报》2018年1月8日第2版。

艾克拜尔·米吉提: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主编,著名作家。)


家风 社风 国风——读忽培元小说《家风》

忽培元 现任国务院参事,当代著名作家、文化学者、书画家。长期担任地方党政领导,坚持文学创作、书画研习和经济社会综合调研。系资深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华诗书画院院长。





                                                                                                          (编辑 初凌宇)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