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思想理论 >> 内容

从“一厕五管”看岗位设置乱象:资源错配下的基层困境

  核心提示: 文 心 近日,一张“一个厕所五个管理人员,一个保洁员”的公示照片在网络引发轩然大波。在这看似荒谬的人员配置背后,实则暴露了当下社会中一种不容忽视的岗位设置怪象:底层人员出力最多却收益最少,而大量管理...

近日,一张“一个厕所五个管理人员,一个保洁员”的公示照片在网络引发轩然大波。在这看似荒谬的人员配置背后,实则暴露了当下社会中一种不容忽视的岗位设置怪象:底层人员出力最多却收益最少,而大量管理岗位空占指标、人浮于事 ,类似的不合理现象在不少单位、机构甚至政府部门中都有迹可循。

先回顾这一事件,在公示中,保洁员一人承担厕所清洁的实际工作,而围绕着这一小小空间,却设置了主任、副主任、督导、巡视员和后勤管理员等五个管理岗位。这让人不禁发问:一个厕所需要如此庞大的管理团队吗?如此安排,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让基层劳动者的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领域屡见不鲜。比如一些政府部门,科室内部领导职数众多,“官多兵少”现象突出。在一项普通工作任务下达时,往往是几个领导层层传达、反复批示,真正做事的基层科员却寥寥无几。就拿某地区的行政审批部门来说,为了完成一个项目的审批,从科员提交资料开始,要经过科长、副科长、分管副处长、处长等多层领导的签字审核,流程繁琐冗长,极大地降低了行政效率,也耗费了大量的行政资源 。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这种现象同样存在。曾经曝光过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后勤部门,负责企业日常后勤保障工作,实际从事后勤服务的工人数量远低于管理人员。采购办公用品、食堂管理等事务,都需要经过多层领导的审批决策,而真正干活的工人却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应对来自各级领导的检查和要求。这种不合理的岗位设置,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员工工作积极性受挫。

深究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思想观念的偏差首当其冲。在一些单位,过于强调管理的权威性,认为管理人员越多,管理就越到位,忽视了实际工作成效和基层人员的作用。机构设置缺乏科学规划也是重要因素。在编制扩充时,未能充分考虑实际工作需求,盲目增设管理岗位,造成管理岗位泛滥。此外,部分单位将管理岗位作为一种福利或奖励机制,安置一些关系人员,进一步加剧了岗位设置的不合理。

这种不合理的岗位设置危害极大。从资源利用角度看,大量资金被用于支付不必要的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造成公共资源和企业资金的浪费,本可用于改善基层工作条件、提高基层人员待遇的资金被无端消耗。对工作效率而言,繁琐的管理流程和过多的领导层级,使得信息传递不畅,决策缓慢,基层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受到过多掣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从社会公平角度出发,底层人员辛勤付出却得不到相应回报,而部分管理人员不劳而获,加剧了社会不公平感,打击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破坏了社会的价值导向。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当务之急是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实干为导向的管理理念,重视基层人员的贡献,将工作重心放在实际工作成果上。在机构设置方面,应进行全面的岗位评估,根据实际工作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和编制,精简不必要的管理岗位,让人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加强监督管理也必不可少,建立严格的岗位监督机制,防止违规增设岗位和人员,确保岗位设置的公平公正。

“一厕五管”事件不应只是网络上的一时热点,而应成为推动全社会反思岗位设置合理性的契机。只有正视并解决这一问题,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岗位都能发挥应有的价值,让社会在公平、高效的轨道上稳健前行。


                                                             (编辑 初凌宇)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5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